倒一个朝上重臣,常需卧薪尝胆几十年。这其中的孰轻孰重,他一瞧便知。
自投罗网的大鱼,
这个机会可不多得。
刘笙哂笑几声,“那就如,祁公所愿。”
祁牧之早就料到般,沉膝叩首,“臣祝陛下,得偿所愿,万事顺遂。”
刘笙想,祁牧之纵有千般热血,但事出突然,又怎能在各部臣工面前巧妙的将事情揽过来,再面面俱到不叫人愤起翻案?故而他特意传了天子卫,命其将祁牧之押解行出内殿,想要呈现一副老人为保家族万全,提前自首的模样。老人见了他有所动作,摇了摇头,到底也没反抗,顺从着跟着侍卫回了正殿。
二人以这副姿态重新出现在臣工面前,自然引起哗然。可还不等刘笙开口,就见下方顾琛迈出一步,声音铿锵且郑重,“臣顾琛,手中有一封祁尚书的亲笔书信,想要呈给陛下——”
刘笙在那一瞬感受到的,是惶恐。
是惶恐于祁牧之堂堂辅臣,位高权重,却能在廷议之前,就拥有以肉身投馁虎的觉悟。
是惶恐于,祁牧之既不爱权,亦不惜命。在廷议之前,他既不知自己会把矛头对准秦姝,亦不知自己会放任谢家生死而不顾。他不清楚这场廷议是为谁而开,为谁所设,他连陷入危急之人是谁都不清楚,就肯舍自己,求万全。
这样的人,他爱的、守护的,又是什么呢?
只知取舍杀戮的少年帝王,第一次动摇了。
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明白这世间的大多数,情谊也好,道义也罢,或是阿姝一心追求的自由,他对这些从来都是一知半解,甚至常常鄙夷,觉得荒谬。
可此时、此刻,他突然觉得自己认知的世界产生裂痕,即将崩塌。他开始无措得浑身冷汗,他看着顾琛于众目睽睽之下打开那封白纸信件,看着祁牧之自诉,是他用宫廷秘事威胁了永安宫里的那位嬷嬷,本只是想嫁祸长公主,却不想赶上边关告急。
最后他听到老人说,自己只是对长公主怨念尤深,并不想对不起大宋,因此自首,只求一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