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让主子知道他带着小孩子们夜晚不睡觉,出去抓什么黄鳝,日后怕是要在地里面干到死。
最重要的是,这么多孩子,他一个人,哪里看得过来啊。
祝丹想要糊弄过去,偏偏尼满这个好队友,发誓要将他拖下水。
毕竟上次尼满买肉,导致皇庄的腊肉吃不完,一天三顿吃得尼满脸都绿了。
“你不带他们去,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?”尼满啧啧两声,“人活一张嘴,你就算是说你死而复生,我们没亲眼见过,不就只能够信你的话了?”
祝丹被人气得抬拳给了人两下,“你少说几句行不行?就你长了张嘴?”
“你放才在我耳边吹牛的时候,我也没让你少说两句啊。”
“不是吹牛,哎呀……解释不清,反正那黄鳝就是我抓的,那时候可厉害了,跟现在不一样。”
祝丹想要拒绝,偏生尼满撺掇着孩子们缠着祝丹今晚就去抓黄鳝。
“照你说的,这个时候抓黄鳝,正
好是黄鳝肉质最鲜嫩的时候,抓回来就能够让厨娘做给我们吃。“尼满舔舔嘴,难得有些饿,“怎样?你该不会是不敢吧?”
站在一边的孟荀没有说话,也没有想要加入他们的意思,仍然安静地坐在一旁捧着手里面的经书看。
他姐姐将他送到这里,也是希望他能够有些长进,成天跟祝丹和尼满混在一起,到时候惹出什么祸事,给姐姐添麻烦就不好了。
孟荀不爱说话,旁人也习惯他的存在感如此低。
最后一群人商议着等用完膳就集合到一起。
祝丹说:“还要做竹夹子,竹篓,要不然就算抓上来,也没有办法带走。”
尼满拍拍胸。脯,“这事简单,从小到大就没有小爷做不出的东西。”
他们跟孩子们约法三章
,这件事情怎么样都不能够惊动七福晋跟七爷。
否则他们肯定要挨罚。
孩子们都用手捂紧嘴,乖乖点头。
宝敏这次去下桃县乘坐的马车是刘进喜昨天带人重新整理收拾过的。
马车正中间是一张带多柜子的桌子,不仅如此,桌子的中央能放着小火炉。
大概是考虑到安全问题,这个炉子没有办法取下来,是老老实实镶嵌在桌子里面的,没有炭火的时候,只能够通过旁边的箱门将新的炭火加进去。
桌子四周都装了柜子,每一个柜子打开,里面都放着不同的东西。
有零嘴、泡干的花茶,还有一些游记杂书,都是能够打发时间的东西。
连马车上的软座也被人为地加宽,铺上了不少柔软物。
原先只能够坐着,现在就算是躺着也没有任何的问题。
杨梅正在将白糖糕贴在炉子边加热,花茶的清香在马车上四溢开来。
“福晋,瞧爷对您多用心,方才奴婢没瞧见刘伴伴跟在七爷的身边,还有些疑惑。”荔枝笑道:“没想到刘伴伴是被七爷连夜叫去改马车了。”
“还行吧。”宝敏轻哼一声,“他就这一个福晋,可不得对我好些?瞧着马车上有零嘴,我倒是能允许你们说他几句好话。”
“说起来,如今这府上面是他当家,做这样一个马车也是他职责范围所在。”宝敏摆摆手,“晚些时候,你瞧瞧我这次出来收拾的箱子里面有没有什么玉质的小饰品。”
“装到荷包里面,我有用。”
“可是日后要带在身边?”
“不,喏,给你们方才夸赞的那人。”宝敏绕着弯说话,说完瞧见婢女们捂嘴轻笑,强忍着面上的热意说,“我这是跟他学的。”
“嗯嗯嗯,奴婢心里面都清楚,主子想做的事情都对。”
宝敏:“……”
算了,解释不清楚。
宝敏懒得解释。
等她到下桃县的时候,本来还想着要派人下车去找百姓询问李桂芳的家在哪,谁知刚到村口,就有人站在路边朝马夫招手。
马夫赶紧将马车的行驶速度松缓下来,“福晋,前面有衙役拦路。”
“应该是县衙的人,你缓慢走到前面去问问是什么事情。”
“是。”
马夫上前,站在村口的也不是别人。
正是李大。
李大今天早上起了个大早,带着铜锣棒槌,从村口砰砰敲到村尾,说来说去只有一句话。
——“今日村子有贵人到,大家伙有自己的事情就做自己的事情,没自己的事情就给自己找点事情做,别出来四处瞎晃悠,以免冲撞贵人。”
——“不许聚集!”
李大来来回回喊了好几遍,瞧见有好事的人甚至还没等宝敏来,光是听到敲锣声就揣着双手站在门口伸长脖子往路上望。
李大指着人哎哎两声。
村民理直气壮道:“我在我家门口看,贵人又不来我家,官爷何必管我?”
李大: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