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,黛玉答题卡,并不是老师平时教的“不会的题目就选c”,可以说,她涂得毫无章法。
监考老师有些不理解,便继续看她大题答卷——
一手娟秀簪花小楷,令人神清气爽。
监考老师倒是有些意外,没想到,这名同学还做了大题。
他随意扫了计算题部分,发现,黛玉不止是做大题了,还是每道题都答了。
这倒是有些新鲜了。
监考老师自然不相信,能在半个小时内,将三个小时考试的数学竞赛给做完。
看来,这名同学,可能为了争取阅卷同情分,将题目都抄了一遍下来吧。
扫完黛玉卷面后,监考老师便开始看向第一道大题题目:
不同于往年竞赛题目,今年题目,融合了很多华国传统文化元素进来——
将数学竞赛与古典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,是竞赛办尝试创新方式。
之前,不少学生,把竞赛办当做跳板,参加考试后,刷到了好分数,竞赛成绩为个人履历,增添一抹亮色,之后就申请到海外院校留学——
很多学生,一去不复返。
这几年,国家也为了留住科研人才,不少领域,都有特意宣传传统古典文化,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,还能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。
看到题目时,监考老师不禁摇了摇头:
什么【盈不足】、【商功】、【实如法】……
看不懂,连题目都看不懂,就这种题目,给他一个月,也答不出来。
阅卷老师,突然有点同情台下学生。
他硬着头皮没看懂题目时,便随意看了看黛玉答卷,好奇她会怎么抄答案,结果,便见到:
【积三百五十尺。为菽一百四十四斛二百四十三分斛之八……】
【下有三分,以一为
六,半为三……】
等等。
将阅卷老师看得黑人问号脸!
黛玉经过开放式图书馆时,有不少带队老师等候在那边。
见到黛玉出来了,不少老师都回头看向黛玉,眼中难掩惊讶之色,随后,相互对视,忍不住摇头。
有好几名老师,开始交头接耳讨论:
“看来,今年难度太高了,这学生已经沉不住气了,直接放弃,提前交卷了。”
题目都做了
这些带队老师,手下都是有学生前来参赛的,对于这种连挣扎都不挣扎,直接放弃交卷的学生,他们完全无法理解。
几乎老师们,都认为黛玉这种学生,白白浪费了竞赛名额。
老王刚从书架拿了一份竞赛年真题汇编参考书出来,便见到黛玉出来了。
老王忍不住一顿眼皮抽搐:
“黛玉同学,你这是?”
黛玉只轻微挑了挑眉,回道:
“待太长时间,怪没意思的。”
老王:还是第一次听说竞赛办时间太长的,江湖可是都有传言,竞赛办这三个小时跟黄金一样少,很多人甚至说,他们那一套题目,花一两年时间研究下来,都不多。
她说话时,并没刻意控制音量,口气还蛮云淡风轻,旁边那些看热闹老师都听到了。
一个个老师们,更是面面相觑,连带着看老王目光,都变得有些同情起来:
看来,这学生,就是老王带过来的了。
“你……题目做了多少?”
老王虽然知道黛玉数学成绩不错,只是他也不相信,黛玉能在半小时完成竞赛办试题。
南城一中,每年竞赛时,会让学生们回忆真题,好不容易今年轮到他们六中了,老王自然也想知道真题。
只不过,就黛玉待这半个小时,别说做题目了,连题目完全读下来,都很艰难。
老万都不好意思跟黛玉说他想知道真题
黛玉:
“都做了。”
老王见黛玉面色挺认真,不像开玩笑的样子,他小心翼翼问道:
“那……你能回忆几道真题吗?”
“基本上题目都有印象吧。”
老王:这牛皮,能吹那么大吗?
黛玉回头,对老王挥了挥手:
“王老师,我有点事情,需要先走了,题目,我回去编辑了发你。”
黛玉朝老王略微颔首,便往外走了。
留得老王一人,抱着书本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旁边看热闹的老师们,有过来故意探口风的:
“刚才那名,是你学生?”
老王木木点头,他脑子很乱。
有老师阴阳怪气道:
“恭喜你了,第一个知道竞赛真题呢!”
黛玉走出竞赛门口时,便见到一辆熟悉黑车,停在门口。
贺水溶单手插兜,长睫微垂,站在车旁边,他身姿挺拔,宛如山巅青松,一身清风朗月气质,无论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