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 (第2/3页)

进行了铁桶般严密的军事部署,令崖山张世杰、张达、刘师勇、苏刘义四将兵分四路,驻守各地。

他给每人都写了一个锦囊,将一切可能遇到的情况,以及相关对策写得清清楚楚,再三耳提面命到时候照着做就行,务必要坚守住城池。

结果万万没想到,有人居然连抄答案都不会抄!

除了张世杰一路军队完成了任务,守住临安之外,其他三路要么忘了锦囊,要么甚至来不及拆就直接溃败,丢了城池不说,反而让张世杰在临安陷入了孤立无援、大军围城的险境。

刘裕不得已,只能及时引兵回援。

一路厮杀,又将那些沦丧的土地重新收复回来,已经打到了江西隆兴府。

很不幸,就在此刻,长沙、吉州、信州等多地眼看局势不妙,纷纷倒戈降元,和蒙元大军一起夹攻刘裕,后方赣水的运输命脉立刻沦陷,军粮被尽数劫掠。

面对这种无兵、无粮、无武器和地理优势,敌军还是己方几十倍的情况,最后的悲剧结果也就可想而知。

刘裕本来觉得,自己的战败是因为后方不稳,缺一个刘穆之坐镇的缘故,但现在看来……

这宋廷政权内部就有问题啊!

各地军队卸甲投降的速度也太快了,毫无奋战之心,立场说变就变。

就是因为长期重文轻武,压制武人,他们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,不愿为这个已然腐朽的证券死战。

要知道,就连桓玄那种横征暴敛、人人得而诛之的暴君,穷途末路时,尚且还有许多荆州上游世代受桓氏大恩的百姓和子弟兵,愿意誓死追随呢。

大宋三百年的王朝,最后却少有军人愿意为之死节,甚至有一大半是亡于从前的「自己人」之手,实在太过可笑。

刘裕若有所思:“如此说来,为了改变这种蔑视武人的风气,只有重新建国这一条路可选了。”

重打天下,就意味着格局的重新洗牌,所有的一切都必将焕然一新。

岳飞问他:“陛下,到底是让赵昺认亲,记入刘氏宗庙,还是重找一个你的后人?”

刘裕觉得都可以。

反正也只是个吉祥物,赵昺小皇帝虽然懵懵懂懂,什么都不明白,但他很听老师陆秀夫的话,所以也算符合要求。

“那就赵昺……不对,刘昺吧。”

谈完了大方向,下面就是交流些技术层面的问题,譬如,什么时候打出「刘宋」帝国的旗号最合适,原有的宋廷百官该如何筛选后纳为己用,义军势力又该如何团结在「刘宋」的旗帜下,等等。

宋末三杰当中,文天祥已经站在了他们这边,陆秀夫和张世杰的态度还需要再确认一下。

刘穆之也加入了讨论,在几个时辰后,将整个一套建国的行动方案都敲定下来。

刘裕最后郑重其事地说:“改朝换代多有风险,鹏举务必保全己身,尽力而为就好。”

实在不行这次就当练兵了,他可不想见到对方受伤,甚至折在副本里面。

岳飞点头应下,忽见刘裕微微扬眉,流动着一种骄傲的神采,似星剑光芒倚天:“一个好消息要分享,孤方才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辛幼安。”

岳飞:!

天幕上,眼下最高频出现的名字就是辛弃疾。

所有人都对这位被宋孝宗每天吹捧为「才貌兼具,文武双全,文人中最会打仗,武将中最会写词」的绝世天才很好奇,岳飞也不例外。

他正在期待,此人到底是何等惊艳的风采,就看见刘裕侧身调转镜头,露出了不远处侧殿中,并肩而坐的两个少年。

哦,那是岳云和檀道济。

一者白袍银甲,一者翠衣羽冠,看起来像是刚从演武场打了一架归来,休息时也不忘互相比划,彼此龇牙咧嘴,神色十分不服气。

刘裕端着镜头走过去,笑问道:“阿和,阿云,你们的比试结果如何?”

檀道济眨眨眼,清亮的瞳仁中泛起流光溢彩:“是平局。”

岳云第一次听自家陛下叫“阿云”这个称呼时,难免囧了一下,就连他父亲都没如此亲近地喊过他。

但转头见小伙伴檀道济一脸理所当然,他也只好默默接受。

岳云以为这个是宋祖陛下那边特有的风俗,适应得还挺快,现在,不仅别人可以叫他阿云,他也可以阿回去了,什么阿和阿林阿镇阿石之类的。

被点名的沈林子/王镇恶/朱龄石等人:“……”

不是,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?

一旁的李清照:笑死。

这时就该感谢自己的名字是三个字,小少年们因为有年龄差距,只会叫她「易安姐姐」。

这波直接辈份拉满!

此刻,岳云沉声回答刘裕的问题:“比武艺是我胜,比兵法战略是阿和胜,最后是平局。”

刘裕点点头,觉得这个结果完全在预料之中。

毕竟岳云比檀道济年长一截,檀道济还太小了,远

最新小说: 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 炮灰他又崩副本了 攻略反派后成为团宠 路人甲,但逼疯主角[快穿] 给毛茸茸当老婆[快穿] 团宠狼崽长出了狐狸尾巴 夫郎他乖巧又能干 睡火山 给神仙郎君冲喜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 焚风 善鸢鹿鸣 我靠当舔狗续命 未婚夫是万蛊之王 重回八零当军嫂,被纯情硬汉宠上天 短暂暧昧 吾天南星 眩光效应 重生后怀了前未婚夫的崽 我偷他信息素养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