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原牧医[六零] 第212 (第2/3页)

太聪明了!

怪不得——

怪不得经历了一冬一春的大旱,夏天雨一来,他们苏联的草原仍斑驳一片,这里的草原却能立即缓回来。

在这片土地上,华夏聪明又勤奋的人民,早就为今夏这一场又一场的雨,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啊。

他们……好像真的能移山!

草原上的无冕教授【2合1】

上能聊教授,下能敲鸟头。

初夏的阳光好像总是这样张扬, 太阳肆无忌惮地挥洒它的光与热,让整片草原都尝到了它的甘美与炽烈。

喜阳的植物舒展枝杈,吸收日光, 愈发的油绿灿烂。

怕晒的植物在正午十分没精打采地瘫趴在地面, 等待傍晚的凉爽拯救它们的燥热。

“如果不是春天大旱的时候救下来这么多草,即便夏天雨多了,没有花草巩固水土,留住雨,太阳一出来, 水都蒸发了, 雨也是白下。旱秃的草原只会更秃, 甚至在夏季暴晒中变得更糟糕。”

张胜利望着呼伦贝尔大草原艳绿起来的草场, 指着一些斑驳裸露的土地道:

“夏季雨水多, 是拯救干旱草原的必要条件。

“但不是唯一条件。

“在雨水来之前,在干旱的春天把草留住了, 是更早出现的必要条件。”

他掐着腰,转头看向尼古拉教授等人,充满情绪地慨叹:

“说到底, 还是要先有辛辛苦苦抗旱灾的人民啊。”

他在盟草原局做了这么多年, 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大家的勤劳。

可惜在技术这个层面上,他们还是太落后了, 不然人民何须这么难。

尼古拉记录了脚边几株草的生长情况,抬头远眺,视野如拂过海浪的风,起起伏伏。

他站起身, 擦一把头上的汗, 喝一口腰间挂着的水壶中已被晒热的净水, 听罢索菲亚的翻译,也随之感慨:

“是啊……在任何地方,都需要这样的人民。”

张胜利点点头,目光扫过尼古拉教授手上的小本子。那上面记载着老教授在苏联、蒙古和中国观察到的各种植株生长、畜牧业规律等重要数据和重要现象总结。

华夏草原占比虽大,可无论是牧草种植还是畜牧业,都还处在摸索和发展阶段。

好多种植的技术、畜牧的办法等等,都没能找到确定的‘对’与‘错’的划分,和切实的策略。

如果能看一看尼古拉教授的笔记本就好了。

可惜张胜利使劲浑身解数,都没能借到老教授的笔记。大多数做钻研的人,对自己的成果都宝贝得很。

更何况他们分属不同国家。

要是他懂俄语就好了,那在尼古拉教授做记录摊开本子时,自己瞥上几眼,也能读到一些东西。

一群燕鸥从远处溪流边起飞,分散向附近的草场觅食。阳光晒过它们张开的羽翼,使穷途藏在羽毛中生根的寄生虫瞬间脱水爆壳死去。翅膀扑扇的动作抖落了羽毛中的杂质,风梳理过灰白色的羽翅,使它们的曲线更加完美,身姿更加轻盈。

一只掠近的燕鸥悬停在头顶,落下一个小小的阴影。

突然,它化作一只灰白色的飞刀,直射向草丛。

扑腾几声,被高草淹没的燕鸥再次腾起,却又立即纵插进另一片草丛。

待十几秒钟后它再次飞起,喙中已衔含了不止一只蝗虫。

在它飞高前的一瞬,所有向它行注目礼的人类都观察到了它口中的战果——

闪翠绿亮光的可能是大肚子蝈蝈,这个肥,一只就能令嗷嗷待哺的小燕鸥饱足。

隐约显出红色的可能是轮纹异痂蝗,这东西最喜欢吃菊科等多汁的植物,个头也不小。

几只蹬腿的灰色蝗虫就难辨认了,大多数蝗虫一瞥之下都是灰突突的,这样的颜色能让它们很好地与环境融为一体,让想要捕捉它们的鸟类难以辨认寻找。

真是狡猾的昆虫。

又一阵风过,草场上被燕鸥切割出的深色草沟被抚平,花草们又连成波纹,向风吹去的方向鼓荡。

“今年在贝加尔湖筑巢产育后代的候鸟数量减少,一定是都来这里了……”

这个国家的人民太可怕了,连无法沟通的候鸟都能被他们想办法召唤留住,简直像北欧的自然之神一样。

伊万深叹一口气,越看那些燕鸥捕虫,心里越是馋,便暗暗地想:明年他们也要想办法号召人民筑巢吸引候鸟,不能让益鸟全让这片草原抢走。

他正下着决心,走在外围的林雪君忽然伏低身体,慢慢趴进草丛后,匍匐向河岸。

所有人都好奇地朝她望去,不明白这位神秘的年轻人又要做什么。

在大家研究草时,林雪君在观察河岸边鸟窝的放置情况和入住率。

她发现一些鸟窝的位置距离河岸太近了,有的几乎快要被河水冲到。

可能是冬天河道窄,社员们就按照当时

最新小说: 黑化值爆表[快穿] 燕何依 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(重生) 在男团磕队友cp,我社死了 京西往事/今夜渡港 怎么就成万人迷了[快穿] 大佬他怀了野狗崽[重生] 惹火红玫瑰 一胎双喜:顾总不按套路追妻 导演她怼遍娱乐圈 霸总老攻是东北银 老男人穿书后在恋综爆火 又疯又爱演[无限] 草原牧医[六零] 在霸总梦境里逃生 圣蛊 明月渡我 有娃后开始恋爱gl(纯百) 鬼契(灵异 1v1) 我说了我会时光倒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