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家丁跟到了河边。
河滩不远处的柳树下,立着一个不及常人膝盖高的小庙。
小庙里,忽然燃起金色的烈火。
那拽着女子的厉诡陡地松开了女子的手臂,朝另一个方向游曳而去,家丁们看着女子一下又浮出水面,连忙都挽起衣袖裤腿,将女子救上了河岸!
女子连连呕出几口河水来,惊悸的心神微微平静。
她看着不远处小庙里猝然而起的火光,内心更觉安宁。
“多谢社神老爷降社火救我!”女子在家丁们的保护下,在岸边瘫坐了一会儿,终于颤颤巍巍地起身,由家丁搀扶着临近那树下的尺庙,跟着噗通跪倒在地,向小庙不停磕头行礼,痛哭流涕。
众家丁皆觉得小庙颇为神异,亦都跟着跪倒行礼。
称赞、拜谢社神社火的言语,一时不绝于耳。
……
在苏午借助山川龙脉,于周遭数百里范围内,各处有厉诡侵袭之所在点燃薪火的时候,似这富家小姐、贫苦父子遭遇的厉诡侵袭之事,便都被打断,他们受到薪火庇佑,能得一时安宁。
而苏午收拢回心神,眼中熠熠生光。
“今下时代,皇帝正有开创功业之心,百姓人人向往安居乐业的生活,而先前几代皇帝,已为今时的玄宗皇帝铺垫好了‘治天下诡’的根基,当下正是最好的时代!
是以长安传出旨意,称圣人欲治诡,所以招揽天下豪杰,能人异士。
值此盛世,自身亦有镇压天下厉诡,还清平世间之志!
如此便也正好借助当下机会,尝试自身的构想,哪怕今时只能在短时间内令厉诡尽皆沉寂,但只要有了‘一’,便总能有以后的‘二’、‘三’,乃至‘十百’!”
苏午自此时起,决意要开辟出一个‘天下无诡’的时代。
哪怕这个时代,只能维持短短一日,他亦在所不惜。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!
、大慈恩寺
一道道薪火以苏午为中心,在四下数百里有厉诡出没的地域点燃了起来。
受薪火保护,从死里逃生的人们,称这突然自各处残破庙宇生起的金色火焰作‘社火’,臆测执掌这般火焰的神灵为‘社神’。
社神其实就是‘土地神’的一种称呼。
自上古之时起,‘社神信仰’便已开始流传,经过道门加以吸纳改良以后,社神变作了‘土地神’、‘福德正神’,在各地流传更加广泛。
当下苏午通过本源力量,将自身薪火分散各处,此火本就自地脉之中生出,若指各地地脉为社神的火,称此火作‘社火’倒也恰当,苏午对此倒是也并不在意甚么。
‘灶神教’的传承甚为古老,甚至能追溯到上古之时,是‘故始人教’到‘道门’、‘佛门’这一显教脉络之下的另一种上古隐教发展脉络。
此教始于人们对天地的‘祭祀’,最终以此祭祀之火,转为了薪火,代代相传,庇护群生。
但自上古至今,‘灶王神教’一直声名不显。
各大正脉、支脉隐于偏僻之地,传诸薪火,素来不如佛道二门受朝廷正统重视。
之所以会导致如此情况,苏午倒是有些了解。
灶神法易学难精,且即便易学,想要学成,亦少不了要付出人命代价,甚至于一个支脉因为某次收服厉诡的行动,直接全军覆没也是常事。佛道二门与灶王神教相比,也算是传承有序,等级分明了。
如此以至于今时,苏午在大唐尚未碰到一个身负薪火传承的灶神弟子。
但他今下有意开创‘天下无诡’的时代出来,便需要统合各方力量,群策群力,集中镇压天下厉诡,那么灶神教这一股力量,便也绝对不能忽视,苏午有心将灶神教整合起来,是以在周围各地留下薪火,也是为了能令沿途过路的灶神弟子见到,能通过那些薪火,与自身产生些许联系。
而且,青苗、秀秀他们,如今也跟着移入当下时代之中。
苏午接下来会处处留下薪火痕迹,亦是希望若是青苗、秀秀他们和‘大青’一同在这个时代苏醒过来,能通过这些薪火痕迹,找到他的行踪,最终与他汇合。
一轮薪火传播过后,苏午的‘人王体质’亦有进展。
他原本经历过‘人神象升’以后,由‘人神’转为更高一层的‘人王’,此后提升至‘全醒人王’的层次。
如今随着薪火在周围各地传播,人们祭祀社火社神的香火,亦向他聚集而来,令他的人王体魄逐渐往‘象升人王’层次迈进。
在他体内,俨然若金铁之质的心脏徐徐跳动着。
莫名的香火从冥冥之中漫淹而来,浸润他的血肉骨骼、五脏六腑,反而令他体内逐渐金铁质化的脏腑,又有转回血肉之相的征兆。
这般回转血肉之相,看似是修行倒退,但其实本源密藏与苏午自身融合的程度仍然没有半分损伤,反而是随着香火浸润自身以后,自身作为‘人’的特征越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