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艳今天碰巧出门上班,路过路口拐角时,远远瞧见了李玉明提着篮子往简主任家走。
她站在一棵老槐树后,借着树影的遮掩,偷偷观察着,她只能看到院门外的李玉明,却看不见院门里没走出来的林婉婉。
李玉明站在门口,手里提着篮子,脸上带着几分局促和期待,显然是去送东西的。
方艳撇了撇嘴,心里有些不屑。
她早就听说简主任是从京市调来的,年纪轻轻就坐上了这个位置,前途无量,连她丈夫都叮嘱过她,和简主任的爱人搞好关系,听说她还想学钢琴呢。
她远远见过简深一次,那男人长得周正,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子气势,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。
方艳心里盘算着,这家属区终于来了个能和她聊得来的太太,想着什么时候去瞧瞧这简主任的爱人长什么样。
可没想到,今天却撞见了李玉明和简主任太太聊得还挺高兴的一幕。
虽然她没看见林婉婉的样子,但远远看着李玉明把篮子递过去,对方似乎还收了,方艳顿时有些不舒服,眼神嫌弃起来。
哼,看来这简主任的太太也是个眼皮子浅的,居然连李玉明自己种的菜都要。
她记得以前李玉明也给她送过菜,但她没收。
整个家属区就李玉明一家在院子里种了菜,天天不知道浇的什么豆子水,臭得要命,她才不要那些臭菜呢!
方艳自诩是个讲究人,家里吃的菜都是从集市买的,新鲜又干净,哪像李玉明自己种的,土里土气的。
现在看来,这简主任的太太也不过如此,居然和李玉明这种人聊得来,还收了她的菜,方艳心里有些失望,甚至怀疑这简主任的太太是不是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。
算了,改天再看看吧。方艳心里想着,转身往学校走去。
她是小学的音乐老师,平日里自诩是个文化人,和家属区那些只会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不一样。
就算丈夫和她说过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要教简太太弹琴,可她不想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,去和一个连李玉明的菜都收的人打交道。
“简主任,不介意拼个桌吧,来来来,方艳,这儿有位置”
第二天,林婉婉没起大早,慢悠悠地在家收拾完自己,又给简睿喂了辅食,等到快中午的时候才拎着篮子出门。
篮子里装的是她从京市带来的点心,特意挑了些小姑娘爱吃的甜口的,上面盖了一块干净的棉纱布,遮得严严实实。
这么个土了吧唧的装菜篮,就算别人看到了,也不会觉得里面有什么好东西。
李玉明家没关大门,林婉婉一走进院子,就看到她弯着腰从水桶里舀水浇菜,地里泥土的气味混合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。
李玉明听到脚步声,抬头一看是林婉婉,明显愣了一下,随即手忙脚乱地放下水瓢,擦了擦手:“妹子,你怎么来了?快进来,进来!”
林婉婉笑着和她客套:“玉明姐,昨天你送的菜真好,尤其是那西红柿,水灵灵的,我儿子都爱吃,今天特意来还篮子,顺便带了些点心,给你们家闺女尝尝。”
李玉明一听,脸上顿时有些受宠若惊。
她以前在乡下时就只会种菜,到了城里还是只会种菜,种菜嘛,种来种去也就那样,从没人夸过她种得好,不管林婉婉这话是真心还是客套,至少听起来让她心里有些小骄傲。
“哎呀,妹子你太客气了,就是些自家种的菜,不值什么的。”李玉明一边说,一边把林婉婉往屋里让。
林婉婉进了屋,四下打量了一番。
屋子不大,但收拾得干净整洁,墙上挂着几张孩子的奖状,窗下角落里放着一泡沫箱土葱,显得生机勃勃。
她随口问道:“玉明姐,你家闺女呢?怎么没见着?”
李玉明一边给她倒水一边回答:“小梅去上学了,中午我再去给她送饭。”
林婉婉有些意外:“小梅已经上学了?我还以为她没到上学年纪呢。”
李玉明像是不是第一听人这么说,已经习惯了,笑了笑:“是啊,这孩子随了我,个子矮,不过学习还挺用功的。”
两人聊了几句孩子的事,气氛渐渐热络起来。
林婉婉把篮子放在桌上,掀开棉纱布,“玉明姐,这是我从京市带来的点心,想着小姑娘应该会喜欢,你收下吧。”
李玉明一看那点心包装得精致,连忙摆手:“这怎么行?你太客气了,我不能收。”
林婉婉笑着把篮子往她手里塞:“玉明姐,你就别推辞了。昨天你送的菜我们一家都爱吃,这点心就当是回礼了,你要是不收,我下次都不好意思带孩子来玩了。”
李玉明见她态度坚决,只好收下,心里却有些感动。
她平时在单位家属区里,很少有人这么客气地对她,那些太太们要么瞧不起她,要么对她爱搭不理,像林婉婉这样主动来还礼的,还是头一回。
两人又聊了一会